保溫一體板是建筑外墻系統的最佳選擇!
我國建筑能耗約占社會總能耗的33%。外墻能耗是建筑總能耗的主要組成部分,外墻熱損失引起的能耗約占建筑總能耗的40%。減少外墻傳熱過程,保持外墻保溫是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途徑,也是實現建筑節能的主要途徑。
20世紀80年代,加氣混凝土、混凝土空心砌塊等自保溫墻體材料開始大量投入使用。隨著建筑節能技術的發展和建筑節能標準的不斷提高,外墻保溫有多種類型,包括墻體自保溫、外墻內保溫、外墻夾層保溫、外墻外保溫等。
墻體自保溫
墻體自保溫是指用具有一定保溫性能的材料建造圍護結構。目前使用的材料有加氣混凝土砌塊、陶?;炷疗鰤K、空心砌塊、預設保溫板砌塊。
結構優勢
1.結構簡單。外墻保溫的最簡單形式。
2.構造簡單??膳c主體結構工程同步施工。
結構缺陷
1.外墻熱橋部位多,節能效果差。單一形式使用很難達到目前的節能標準。
2.外墻無保護,砌筑砂漿易開裂滲水。
外墻內保溫
外墻內保溫是在外墻內表面通過粘貼、錨固、批抹或砌筑等方式放置保溫材料的結構。外墻內保溫常用保溫板、保溫砂漿、復合保溫板等保溫材料。
結構優勢
1.過程很簡單。保溫材料的技術性能要求低。
2.施工方便。室內施工,無外腳手架。
結構缺陷
1.熱橋很多地方,節能效果差。
2.凝結和凝結。熱橋容易結露和凝結,導致室內墻壁發霉和開裂。
3.保溫層不連續,外墻熱變形不均勻,墻體易開裂。
4.占用室內面積,不利于室內裝修。住宅項目經常引起小業主的投訴。
外墻夾層保溫
外墻夾芯保溫是一種在兩墻之間放置保溫材料,在內外葉墻之間設置拉結扣件的結構形式?;炷量招钠鰤K可用于內墻和外墻。
20世紀80年代,是大力推廣
在我國建筑保溫材料發展的早期,大力使用夾芯保溫技術推廣。建于20世紀80年代初的前三門, 北京,高層住宅區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作品。
已被行業逐步淘汰
由于復雜的施工技術和無法解決熱橋問題,這種結構逐漸被行業淘汰。
外墻外保溫
外墻外保溫是設置在外墻外表面的保溫結構,由粘結層、保溫層、保護層和裝飾層組成。傳統外墻保溫結構往往采用保溫板和砂漿作為保溫層。
結構優勢
1.適用性廣。既滿足了新項目的需要,又滿足了既有建筑改造的需要。
2.大大降低熱橋的影響,有效節約能源。同時,避免了冷凝現象。
3.提高墻體的防水性能和氣密性,有效保護主體結構。
4.不占用室內面積,不影響室內裝修。
結構缺陷
1.工序多,施工復雜,受施工環境影響較大。
2.對材料的自身性能和材料之間的相容性要求更高。
3.系統的耐候性和安全性需要測試。
保溫裝飾復合板成為外墻保溫系統優選產品
通過對這幾種外墻保溫構造形式的介紹,可以對比看出“外墻外保溫”可以減少熱橋的影響,同時保護墻體結構,實現建筑節能的目的。而在此基礎上研發應用的“保溫裝飾復合板外墻外保溫系統”,保留了“外墻外保溫”的優點,解決了“外墻外保溫”的缺點,通過在我國近二十年的研發與應用,已逐漸成為建筑外墻保溫裝飾系統的優選產品。
上一條: 薄型石材保溫裝飾一體板的八大特點